深秋时节,竹山县深河乡双湾村成了县内外众多摄影爱好者青睐的采风地——一座大桥横跨深河,依山就势建造的几十幢小楼成排分布,与一片集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一起构成了一幅现代山乡新画图。
“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就是要让大家安居乐业。”双湾村党支部书记叶茂介绍,近年来,得益于潘口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特别是精准扶贫政策机遇,该村围绕 “户户有安全住房、家家有产业项目、人人有挣钱门路”的目标,一手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一手抓产业发展,全村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搬到山下两个集中安置点居住,基本解决了村民安居问题。
该村因户制宜,围绕食用菌、茶叶、光伏发电和劳务输出做文章,精准施策,全力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该村充分利用100亩闲置河滩地,做高效利用文章:配合乡政府招商,引进县京源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兴建集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去年以来,已两次为 78户 “三无”(无劳动力、无家庭收入、无其他产业)贫困户分配发电收益。引进浙江商人利用光伏板下空间发展代料香菇,带动22户贫困户种植香菇11万袋,靠春秋两茬香菇,户均收入2万元。
该村引进裕源公司流转茶园190亩,每亩农户获得流转费500元,还带动25户贫困户精心管护茶园,户均年增收5000多元 。村民张良兵家是贫困户,虽然妻子多病,但两人每年种植香菇2万棒,平时为裕源公司修剪管护茶园,年收入10万元以上,一举脱贫致富。去年冬天,该村新发展茶园390多亩,加上原有200多亩茶园,全村户均拥有茶园1.8亩以上,丰产后户均年增收4000元。村“两委”加强与外出创业能人叶绍林联系,鼓励他带领10多名贫困村民到武汉从事建筑装修,实现“一人务工,一户脱贫”。村集体还着眼利用广阔山地,与神农本草公司合作,发展中药材产业,今年试种35亩决明子,长势良好。
如今的双湾,特色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彻底改变了昔日贫穷落后面貌,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特约记者张华魁 通讯员夏朝阳 刘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