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力 挪穷窝 兴富业

——竹坪乡脱贫攻坚成果纪略
日期: 2019-04-09 08:59:00
来源: 十堰日报

  阳春三月,行走在竹山县竹坪乡,碧水蓝天,青山绵延,茶园飘香,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

  竹坪乡距竹山县城中心91公里,与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接壤,是典型的鄂陕边陲乡,发展滞后,贫困面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02户9834人。近年来,该乡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聚合力、挪穷窝、兴富业,以攻城拔寨的气势、决战决胜的姿态,全力攻克贫困 “堡垒”,累计脱贫2130户6826人,4个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1%,群众满意度高达99%,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

 

  多方联动凝聚帮扶合力

  竹坪乡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营造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社会氛围。

  坚持“一把手”靠前指挥,成立由驻点县领导任指挥长、乡党委书记任副指挥长、乡长任办公室主任的作战指挥部,组建扶贫搬迁、旧房改造、产业建设、宣传信息、综合协调、信访维稳、督导检查7个工作组,切实把扶贫开发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确保精准扶贫工作领导有力、组织高效、体系作战。

  凝聚驻村帮扶力量,乡党委选派17名精干力量加入驻村工作队,进一步完善16个乡直单位包村联系制度,明确各单位帮扶责任;凝聚干部帮扶力量,新增帮扶干部280名,实现对口帮扶全覆盖;凝聚社会帮扶力量,利用“中国社会扶贫网”,引导更多爱心人士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家庭、贫困学生。同时,大力实施“能人回归创业”工程,找准能人优势与精准扶贫的结合点,放大能人效应,激活能人要素,挖掘能人潜力,建立能人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探索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新路径,形成了“引一个能人,兴一个产业,活一个村庄,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格局。

 

  扶贫搬迁实现安居乐业

  近几年来,竹坪乡把易地扶贫搬迁列为脱贫攻坚 “头号工程”,坚持 “挪穷窝”与 “换穷业”并举,让贫困群众搬出深山,脱贫致富。

  该乡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原则,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与危房改造、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累计建成4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安置搬迁户1522户。所有安置点交通出行便捷、水电路网完善,实现杂物间、菜园、公厕、三用堂、垃圾池、晾衣杆、生产用地 “七配套”。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该乡坚持搬迁安置和脱贫产业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为每户搬迁户规划2个以上脱贫产业项目,如茶叶产业、食用菌产业,帮助搬迁户拓宽增收渠道,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为稳定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发展带动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关键。竹坪乡立足实际,按照“生态宜居、产业富民”的发展要求,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打造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强劲引擎。

  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累计新建茶园7000余亩,全乡茶园面积已达3万亩,户均茶园面积达1亩以上。培植茶叶专业合作社12家,通过“大户带小户、老户带新户、合作社员带困难户”的方式,让872户贫困户通过发展茶叶产业增收。

  统筹推进特色种植业发展,建成7个食用菌基地,规模达到70万袋。打好“村企共建牌”,依托楚茗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引导陈家河村、安河塘村、佛洞村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生态农业,通过资金扶持、就业帮助、教育培训、土地入股分红等形式,以企带村、以村促企,实现兴村富企、互惠双赢。如今的竹坪乡,村村有项目、户户有事做、人人有钱挣。(通讯员 向继华 王海涛)

责任编辑: 李尹娜
方针政策权威发布,网上问政快速回应,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十堰发布
  •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十堰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布”“syfb0719”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