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夫妇三算账

日期: 2020-08-10 19:33:45
来源: 十堰日报

杨锐夫妇喂鸡场景


竹山县深河乡双湾村退伍军人杨锐和妻子王丽被乡亲们誉为“勤劳手一双,智慧满脑装”。夫妻二人在广州打工期间,年挣20余万元,原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他们毅然放弃高薪、返乡创业,为的是带领乡亲们一同脱贫致富。

日前,记者来到双湾村,在一座名叫堰沟脑的大山上看到,杨锐夫妇正在给小鸡喂食。“日出青山坳,鸡鸣惊飞鸟,山下水潺潺,坡上青青草”,他们的故事就在这片“世外桃源”中娓娓道来。

南下打工年收入20万元衣食无忧,回乡创业投入40万元血本无归。

夫妇算了一笔账:值!

时间倒回到2013年。当时的双湾村,产业结构单一、集体经济薄弱、不少村民生活困难,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村民们不知道,穷山村实际很“富”:山场两万余亩,河流穿村而过,生态环境良好,是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的“宝地”。

2014年春节,杨锐和王丽回到家乡,看到乡亲们仍然贫穷,心里很不是滋味。“家乡有先天的资源优势,我想回来发展养殖业。如果成功了,我就要带着乡亲一起致富。”杨锐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王丽赞同。

当年7月,杨锐和王丽辞掉在广州年收入20余万元的工作,多方筹资40余万元,租下村里一片山场,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散养郧阳白羽乌鸡、郧阳大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冬天,大雪封山,首批5000只鸡受寒冻天气影响死亡殆尽,杨锐夫妇血本无归、负债累累。

“赔了自己的钱不算,还连累借钱给你的亲戚朋友,你图啥?”面对父母责怪,杨锐没有反驳,拉着王丽就出了门。“我们亏了,就当买了一张通往成功的‘高价船票’。有了成功经验,乡亲们就不会吃亏,你说值不值?”在离鸡场不远的地方,杨锐用自己的“辩证法”算着账。

这账一算,王丽笑逐颜开,她说:“值!我还有些嫁妆钱,再回娘家借点,我们重新开始。”

东山再起一年赚了30万元,为帮乡亲实则自家未盈利。

夫妇又算一笔账:划算!

面对失败,杨锐夫妇没有气馁。2015年初,他们再次向亲戚朋友借钱,甚至借光了双方父母的养老钱,对鸡舍进行标准化改造,新建孵化室,购进1万只鸡苗,开始第二次创业。

山坡上、鸡舍里,杨锐精心饲养。小饭馆、大酒店,王丽全力推销。通过辛勤付出,他们养的鸡“飞”出大山销往十堰城区、武汉,甚至通过电商平台“飞”进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当年销售额达100余万元,纯收入30余万元。

看到杨锐和王丽养鸡成功,村里的养殖户纷纷上门“取经”。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中杨锐发现,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愿望很强烈,只是苦于发展无资金、销售缺平台。

为破解乡亲们面临的困局,2016年10月,杨锐成立竹山县瑞博养殖专业合作社,同年11月成立湖北睿博生态农牧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首批吸纳20户贫困家庭入社。杨锐免费提供优质鸡苗,王丽负责统一回收销售,并承诺“赚了是你们的,亏了是我们的”。“零风险、稳增收”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充满了信心,都愿意跟着杨锐夫妇一起发展。当年底,20户贫困社员户均纯增收3万余元,实现当年创业当年脱贫。

社员们喜滋滋,杨锐夫妇乐呵呵。“虽然自家未赚到多少钱,但带领乡亲走上脱贫路,我们实现了初衷。这不是简单用钱能衡量的,划算!”王丽说。

五年帮助近600户群众脱贫,实现利润1000余万元。铺路搭桥好几年,自己落了一身汗。

夫妇再算一笔账:赚大了!

“2019年,杨锐帮我卖了1000只鸡,仅此一项就纯赚3万余元。加上其他收入,我们一家人成功脱贫。”深河乡茅坝村村民杨延昭对杨锐夫妇心怀感激。

创业路上,杨锐夫妇从未忘记“带领乡亲一起富”的初心。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销售渠道显得十分重要。杨锐夫妇为了给乡亲们寻找平台,先后十余次前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通过十堰日报社记者牵线搭桥,进一步扩大市场。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3月初,杨锐和郧商商务(北京)有限公司达成“分批次推广销售散养郧阳大鸡、郧阳白羽乌鸡100万只”的战略合作协议。“在电商平台上,我们的鸡每只卖100余元。照此计算,这可是上亿元的订单。”王丽俏皮地说,自己成了名副其实的“乌鸡皇后”。

“近年来,竹山县把有热心、责任心的能人培养成农村发展的领头雁和带头人,提高了他们主动带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杨锐夫妇返乡创业,和乡亲们一起致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竹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杰说。

天道酬勤,湖北睿博生态农牧有限公司先后获评竹山县畜牧养殖示范企业、湖北省首个县域公用品牌“竹山”的使用权单位,并成为郧商商务(北京)有限公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特产进京五星级供应商”。2019年,公司销售土鸡3万余只、鸡蛋150万枚,销售额达600余万元。同时带动全县6个乡镇14户贫困户养鸡近4万只,户均年纯收入5万余元。

竹山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产茶叶、香菇、木耳、蜂蜜、葛粉等农特产品,这让杨锐发现了新“商机”。“我要让本地山野美味走出大山,让都市人尝鲜,让家乡人赚钱。”杨锐建成农特产品加工扶贫车间,发挥“亿元订单”辐射效应,与县内9家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姻”,帮助销售竹山本地农特产品,2019年销售额达1000余万元,拓宽了500余贫困户致富渠道。

“我们算了算总账,这几年纯利润有一千多万元,但自己赚的不到一百万元,其他都是乡亲们的。”杨锐夫妇一致认为:和乡亲们一起富,赚大了。

个人感言:一人富不算富,带领乡亲一起富,才有意义。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有义务帮助他们摘掉贫穷的帽子。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在大家齐心协力下,乡亲们的小康路会越走越宽广。

记者手记

从外出闯荡到返乡创业,杨锐夫妇的想法简单而朴实:不想再看到乡亲过穷日子。从自己富裕到带富乡亲,杨锐夫妇的做法很感人:亏血本,替乡亲探路;不赚钱,帮乡亲发展;少赚钱,让乡亲致富。他们宁愿亏自己,也不亏乡亲,默默无闻、落地有声地甘当乡亲发展铺路人、脱贫牵线人、致富搭台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内涵。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不仅需要培养更多像杨锐夫妇这样的带头人,成为贫困户致富的好帮手,还需要出台更多“真金白银”的创业扶持政策和后续帮扶政策,既让返乡能人扎根家乡干成事,又确保已脱贫户“稳致富、不返贫”。(文/图 记者 肖邦明 余杰 通讯员 李永芳

责任编辑: 陈玉
方针政策权威发布,网上问政快速回应,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十堰发布
  •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十堰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布”“syfb0719”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