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经开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建设

培育各级创新创业平台34个

日期: 2024-12-09 09:26:03
来源: 十堰日报

12月6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十堰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龚百林介绍该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建设情况,十堰经开区经济发展局、重点项目与企业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局、空港园区发展中心、招商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现场回答记者 提问。

十堰经开区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聚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打造了全国为数不多的“商乘并举、油电并重”整车、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商用车汽配零部件交易中心,成为十堰“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体系中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核心,坚持“整零协同”发展,全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70%以上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完成转型,数十家企业成为国内新能源主流车企一级供应商。实施满园、培育和扩容“三大工程”,完成新入园企业41家,新增零部件装备制造企业92家,培育各级创新创业平台34个,3家企业获批省级“新物种”瞪羚企业。

全力提升产业质效,依托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专用车、汽贸汽配、外贸出口“四大联盟”,组织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链对接活动,创新实施零部件企业与主机厂供应配套、用工共享、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多领域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强化与供应链平台合作,100余家企业融入长江供应链平台,183家企业入驻湖北省科创供应链平台。

加快培育新动能,积极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推进十堰联通智算中心和十堰工业码云互联网平台、城市供应链安全检测平台及智能网联汽车检测平台建设。突破性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会展经济和工业直播平台经济,跨境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64家,实现出口1.53亿元。

全面深化改革,科学编制湖北自贸区十堰联动创新发展区产业发展规划,“税问智答”“车路云一体化”等工作机制入选湖北自贸试验区第九批制度创新成果。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三级综窗”改革,推出“1+10+N”网格化政务联动服务模式,178项高频政务事项实现就近办、15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网上联办,“办问协同、征纳互动”办税服务入选“2024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

以城镇和产业“双集中”为突破口,加速推进产城深度融合,主动融入武当新区建设规划,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分类施策提出“厂网库、沟岸户”协同治水思路,建成十堰东部工业污水处理厂,完成支沟治理15条,实现雨污彻底分流,确保入河水质稳定达标。

以绿色低碳为基底,聚焦构建绿色产业,实施61个企业绿色化改造项目,推进9个企业 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建设,创建省级绿色工厂2家、区级绿色工厂18家。推广屋顶光伏项目,在企业及园区办公楼等70余万平方米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设施60余兆瓦时,年产绿色电力近5000万千瓦时。

责任编辑: 闻佳慧
方针政策权威发布,网上问政快速回应,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十堰发布
  •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十堰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布”“syfb0719”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