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百亿蔬菜产业

——“十三五”我市蔬菜产业发展巡礼
日期: 2021-01-12 11:24:56
来源: 十堰日报

技术人员疫情期间指导育苗生产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坚持党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深入推进蔬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61”农业产业强农计划,全面实施 《十堰市蔬菜产业 “十三五”发展规划》,着力在培优基地、创新机制、调优结构、培植龙头、打造品牌上下功夫,凝心聚力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打造百亿蔬菜产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预计全市可完成蔬菜播种面积132.9万亩,产量174.3万吨,实现蔬菜综合产值122.7亿元,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百亿目标任务,成为农业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和精准扶贫的有力支撑。

  社会化服务强供给

  “十三五”期间,全市蔬菜基地面积由35万亩增加到40万亩,其中食用菌产业突破性发展超过1亿袋,高山蔬菜基地恢复性发展达到10万亩,各类蔬菜年种植面积实现130万亩,常年生产的蔬菜品种达11大类100多个,逐步满足了人们多样化消费需求。全市蔬菜自给率超过60%(城区自给率30%)。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全市蔬菜系统同心协力抓田管、抢采收、畅运销、拓市场,日采收上市量稳定在1200吨左右,为民生保供增添了底气。

  产业化推进壮主体

  “十三五”期间,我市蔬菜产业发展以培育产业龙头企业为抓手,不断完善生态发展产业链,持续培育行业品牌,全市发展适度规模种植蔬菜占比超过25%,规模经营主体超过300家,年发展订单蔬菜生产面积5万亩以上;蔬菜观光、休闲、采摘园53家,已注册蔬菜专业合作社718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食用菌452家);运销服务组织46个,服务各类蔬菜交易市场100余个、社区菜店126家,净菜配送入户和电商销售日益兴起;培育市级及以上蔬菜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7家(其中食用菌13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

  品牌化经营增实力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认证“三品一标”蔬菜产品超过130余个,现有效使用59个(其中绿色食品16个、地理标志产品4个),制定13项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持续主推“三减三增”栽培技术。

  “十三五”期间,全市规模蔬菜基地优良品种和优质种苗覆盖率达100%、亩减少化学农药用量15%以上、化肥10%以上。2016年以来,省市蔬菜产品抽检合格率均超97%。全市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应用达到90%以上,现有湖北著名商标9个、湖北名牌7个、“湖北名优蔬菜”和“湖北十大名菜”品牌12个。涌现出郧阳区柳陂镇、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房县化龙堰镇、郧西县香口乡、竹山县溢水镇、张湾区黄龙镇等一批蔬菜专业乡镇。

  科技化提升优服务

  “十三五”期间,我市蔬菜产业发展主管部门不断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全面实现科技创新,稳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结合行业发展,编印《蔬菜生产技术标准》手册,在全市大力推广应用地方标准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先后在郧阳区、张湾区、茅箭区、房县等近郊蔬菜基地组织开展标准化生产进基地活动,发放 《蔬菜生产技术标准》手册500余册。茅箭区、郧阳区、竹山县积极选派农业基层科技指导员,全年到蔬菜生产基地开展免费服务。2020年10月,组织各县市区种植大户、合作社及企业负责人共计100余位代表,开展全市蔬菜生产技术培训。2020年度全市培训菜农和技术人员8000余人次。

  集群化发展助脱贫

  “十三五”期间,我市蔬菜产业大力推进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门槛低、分布广、吸纳劳动力多等传统优势,为助力贫困群众增产增收,为城乡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增添了强大动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蔬菜生产产值79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6.37%,占种植业总产值的47.29%。蔬菜产业累计带动3.9万余户农户脱贫、脱贫人口达11.7万人。其中,食用菌、魔芋、高山蔬菜等特色蔬菜成为部分贫困县市区脱贫攻坚重要支柱产业,郧西县香口薯尖、张湾区黄龙绿叶菜、竹溪县泉溪高山辣椒、房县野人谷阳荷、郧阳区杨溪铺香菇等一批蔬菜特色乡镇村的发展为产业扶贫起到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在全市农业六大特色产业中,蔬菜产业已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牢固根基。(文/图 记者 马胜江 通讯员 吴俊 杨朝辉)


责任编辑: 李尹娜
方针政策权威发布,网上问政快速回应,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十堰发布
  •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十堰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布”“syfb0719”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