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业局扎实推进森林“四库”联动发展

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751.63万亩

日期: 2025-01-16 08:37:53
来源: 十堰日报

“我们在林间散养山羊,不仅提升了山羊的品质,山羊的粪便也成了天然的农家肥,实现了还林还地增肥。”临近春节,郧西县香口乡园林山马头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付道根告诉记者,村民们养殖的3000余只马头山羊进入了销售旺季。

这是全市林业系统扎实推进森林“四库”(水库、钱库、粮库、碳库)联动发展取得的成果之一。

近年来,市林业局积极探索实施“四个主动”工作举措,着力解决干部“退”的隐忧、“旧”的思维、“小”的束缚、“粗”的陋习,森林防火、国土绿化、国债防火项目等多项工作得到国家、省、市充分肯定,“争一流、抢项目、创特色、保安全”的既定目标有序推进,为我市加快建设全国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贡献林业力量。

主动学,跳出林业看林业。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更新观念、创新思路。组织开展“我为林业献良策”活动,将林业工作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与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确定发展标杆、赶超对象,赴外地考察林相季相改造、城市健康步道建设、林业碳汇、油茶产业发展等工作,加快转化应用调研成果。加强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沟通交流,先后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经济林协会、省林科院的专家学者来我市,传授林业领域科技创新理念,现场指导油橄榄、核桃产业发展,开展木本油料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

主动干,提振精神创一流。以实施“双重”项目为抓手,谋划春季义务植树活动和林相季相改造工作,持续提升绿化美化质效,2024年全年完成营造林任务94.57万亩。运用系统思维,兼顾保护和发展,将林场治理作为“管绿”“护绿”的重头戏来抓,协调推进自然保护地管理、森林资源保护、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严防破坏森林资源行为,森林覆盖率、蓄积量稳中有增。创新发展思维,推进森林“四库”联动发展,新建木本油料基地12.5万亩,超额完成2024年计划任务,探索“林+茶”“林+药”“林+菌”“茶+旅”等林下经济业态,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751.63万亩,从业人员69.1万人,总产值达86.6亿元。

主动争,跑出项目“加速度”。突出“早”字,将项目工作与常规工作相结合,早部署、早谋划、早安排、早启动,2024年谋划储备丹江口库区(武当山片区)森林防火以水灭火、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国家重要湿地生态修复、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森林防火阻隔系统等17个项目。紧扣“快”字,坚持先对接、勤汇报、争主动,及时获取最新政策信息和资金投向,争取上级资源倾斜,最大限度挖掘政策红利。注重“效”字,主动靠前服务,派驻林业专业技术骨干全程跟踪,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做到项目争得来、建设跟得上、资金支得出、效益发挥好。

主动防,健全机制补短板。建立“3310”防火机制,压实领导包片、包山、包点的三包责任,聚焦关键时期、关键点位、关键人群,确保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排查到位、管控到位、投入到位、设备到位、看护到位、预案到位、宣传到位、培训到位。组建十安商南防治联盟,在“襄十随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联盟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对接,构建十堰—安康—商洛—南阳跨省区域联防联治机制,通过信息同享、疫情同防、执法同步,实现全市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双下降”。健全“空天地人”监控体系,初步建立“高空有卫星、低空有飞机、山上有监控、路口有探头、林中有巡护、应急有队伍”的森林资源管控体系,以科技赋能筑牢林业生态安全屏障。(记者  孟建锦  实习生  左梦凡)

编辑:蔡雪阳
责编:郑静
编审:马俊杰
方针政策权威发布,网上问政快速回应,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十堰发布
  •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十堰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布”“syfb0719”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