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竹山县扎实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纪略
日期: 2022-08-29 08:40:40
来源: 十堰日报

编者按:7月14日,全省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工作推进会要求迅速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并组织开展不同层级的专题培训,全面阐释“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论依据、深刻内涵、精神要义和路径方法。竹山县委积极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落地落实,于7月28日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传达省委“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专题培训班精神。8月1日,县委书记陈建平牵头组建工作专班进驻宝丰镇龙井村推进样板点建设。为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基层试点建设,竹山县委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掘整理部分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缔造幸福生活的经验做法,起抛砖引玉、聚智聚力之效,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百里河村:发挥乡贤作用 缔造幸福生活

官渡镇百里河村位于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版图面积73平方公里,有村民276户1414人,地广人稀。该村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山水景观奇特,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2019年,该村通过省住建厅验收,入选全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村。

百里河村由国营九华山林场百里河分场转隶而成,在林场期间,曾完成退耕还林6000余亩,人工造林4万余亩,国有林面积达7万亩。然而百里河村发展模式单一,社会事业建设停滞不前。

2013年,百里河村划归官渡镇管辖后,开始补齐基础设施短板。2018年该村开始创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村,2019年成为示范村。

从群众反映最强烈问题入手补齐短板。百里河村最大的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镇党委政府积极为该村争取项目,对通往村内的7.3公里主干道进行扩宽,将其打造为生态旅游路。组织村民硬化村内38公里入院路,建设便民桥7座。组织新建蓄水池、水窖35口,铺设管网20000米,彻底解决村民饮水难题。协调县供电公司改造该村电网,让村民用电有保障。

从群众房前屋后做起优化人居环境。村民居住分散是制约百里河村发展的一大因素。从2016年开始,百里河村抢抓精准脱贫机遇,通过生态搬迁和易地扶贫搬迁,组织村民搬迁到老林场和绿池子两个集中安置点,村里统一划分宅基地,让所有村民住上新房。2018年开始,该村抢抓建设“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村机遇,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推进环境整治。修缮加固老林场代表性建筑作为村民休闲活动中心,并建设小广场,打造群众文化活动阵地。组织村民整治房前屋后环境,添置垃圾箱,安装路灯,让全村面貌焕然一新。结合“十星”评选活动加强人居环境治理,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入手共谋发展。良好生态始终是百里河村最大的财富。充分发挥优势,走生态旅游发展之路,是百里河村人的心愿。该村一方面组建一支护林护水队,持续管护好百里河流域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稳步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依山就势开发36个小景点,组织村民开办农家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村民林下种植魔芋1100亩,林下养蜂710箱,林下养鸡5000只,林下养牛37头,大大拓宽收入渠道。

发挥乡贤作用共建红色美丽村庄。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官渡镇乡贤曾和林提出建议,挖掘百里河村红色文化,为乡村旅游“赋能”。曾和林一生爱好收藏,和武汉收藏人士交流中得知,中原突围战役中红军曾在百里河村召开了一次重要军事会议。随后,曾和林用自己的藏品从对方手中换了40多本关于中原突围战役的资料。官渡镇党委政府采纳了曾和林的建议,由曾和林牵头查找会议旧址,修缮会议旧址房屋,进行布展陈设。至此,百里河村红色文化得到有效发掘,该村成为竹山县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之一。2022年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开展第三批红色美丽村庄申报,百里河村申报成功,获财政支持资金400万元建设党性教育基地。

桃园村:村社共建共营 壮大集体经济

官渡镇桃园村位于竹山县城南部,距离竹山县城64公里,距离神农架93公里,是竹山县堵河生态文化旅游带上的节点村。242国道穿境而过,整个村落以山奇水秀、峡谷清幽而著称,有国家3A级景区武陵峡桃花源风景区。建成这一景区的不是外来企业,而是桃园村通过“村社合一”模式组建的官渡河农业旅游观光专业合作社。桃园村的改变从组建村社合一的合作社开始,该合作社带领村民开启了共同缔造幸福生活之路。

村社共谋,自力更生筹资筹劳踏上创业路。桃园村共有272户1107人,常住人口875人,有坡地2906亩,水田126亩,土地主要种植烟叶、猕猴桃、粮食作物。该村最大优势是坐拥奇山秀水,无奈山高路远,制约了发展。该村曾想招商引资,但忙碌几年无果。最终该村下定决心,自己开发旅游业。2017年6月15日,在官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桃园村召开村民大会,组建村社一体的合作社——官渡河农业旅游观光专业合作社。17位村民入股,募集资金20万元,7位村民从事日常工作。当年,启动建设武陵峡旅游码头,购买8只竹筏观光船,培训船舶驾驶员,制定游船收费标准,开启武陵峡旅游时代。年底,合作社经营收入17万元。

村社共建,从零起步肩挑背驮苦干打基础。合作社组建之初,武陵峡旅游受基础、资金等限制,发展举步维艰,但村党支部和合作社从不气馁,想方设法解决问题。2018年,合作社组织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组建32人的劳务队承担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劳务工作,后承接停车场、文化广场建设劳务工作,锻炼了劳务队伍。武陵峡旅游渐有起色,但景区内没有道路,游客通行不便,建设武陵峡峡谷栈道迫在眉睫。村党支部和合作社一起商议,决定自筹资金建设栈道,贷款37万元,组织劳务队肩挑背驮运砂运水泥,自建栈道。村党支部和合作社还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立项建设武陵峡游步道,争取资金490万元,由瑞泽天泰公司承建,合作社主动配合,推动游步道快速建成。

村社共营,群策群力爬坡过坎攀登新台阶。2020年,为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合作社放弃了竹筏观光船,积极寻找新的路子。村党支部和合作社反复商议,决定贷款发展旅游业。得知桃园村建设村社合一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情况后,省委组织部给予大力支持,拨付50万元支持该村建设发展。2021年3月,合作社贷款50万元、连同省委组织部支持发展村集体经济资金50万元,购买画舫1艘、游船5艘,做强水上旅游业。合作社作为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惠游湖北”行动,2021年获奖补资金130万元,不仅还清全部贷款,还追加了旅游业发展投入。

村社共赢,优势互补携手共进迈向新征程。近年来,桃园村建设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养老服务站、停车场、乡村大舞台、旅游公厕4座、旅游码头1座、水上漂浮码头1座、武陵峡游步道1200米、生态廊桥2座,带动130户村民持续增收……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该村群众艰苦创业,实现了人居环境大变样、集体经济大发展。如今,官渡河农业旅游观光合作社经营性资产达5000万元,旅游门票年收入稳定在30万元以上,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每年向村集体上交收入5万元。

在全省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行动中,桃园村抢抓机遇升级村社合一的合作社为村级投资发展公司,依托合作社经营性资产申请贷款,进一步完善武陵峡风景区基础设施,争创4A级景区,以更加完善的设施、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更加优质的服务迎接四面八方游客到来。

普渡村:坚持党建引领 共建共治共享

双台乡普渡村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包联村,全村面积3.1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360户1140人,耕地面积1419亩,林地面积14766亩。近年来,在双台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倾力帮扶下,普渡村探索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子。

从转变致富方式入手共谋发展。2018年,普渡村组建“菜之源”村社一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每股500元的标准,鼓励村民用土地、山林资源或现金入股,无论何种方式入股,一律按照现金方式计价。村集体出资23.5万元控股。村民变身股东,共同讨论制定合作社章程,选举陈晓琴担任合作社理事长,明确种植、加工销售农副产品等主营业务。双台乡把30万元以内的村级简易工程建设主体下放给普渡村,普渡村按照“四议两公开”方式,交给村社一体合作社牵头,组织村民完成家园共建项目,合作社根据村民投工投劳情况支付劳动报酬。村社一体合作社建成后,带领村民种植10亩金丝皇菊、50亩山银花,年销售收入8万元。2020年,合作社开始分红,入股村民均获得了分红。近年来,该村从零开始,新建中药材粗加工车间、酿酒作坊,购买门面房销售香椿、山银花、金丝皇菊等,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达到200万元,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温暖民心。普渡村村民居住相对集中,村内逐步形成一条小街道。村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由于多年失修大半不亮,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干部在该村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为该村维修34盏路灯,加装70盏路灯,新建2座公厕,村民们交口称赞。

从消除生产难题入手解决民忧。普渡村有100多亩水田,过去因为堰渠缺乏维护,部分护岸开裂或垮塌,导致无法引水灌溉,群众期盼整修堰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决定下大力气解决这一生产问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给予项目资金帮扶,合作社组织村民投工投劳,抢在春耕前新建堰塘1处,修复渠道160米,砌筑河堤480立方米,现在堰渠流水不断,灌溉便利,100多亩良田收成得到保障。针对20余户村民过河不便的问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筹资架设3座便民桥,人车均可通行,即将完工。

从文明农户评选入手成风化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驻村工作队努力下,普渡村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包联干部和志愿者入户宣传十星级文明户争创标准,开展卫生大扫除等活动。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十星评星会,每半年开展一次“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通过十星级文明农户创评,达到成风化人的目的。

龙井村:凝聚思想共识 推进乡村振兴

宝丰镇龙井村以村内一棵497年树龄的古树和一口古井而远近闻名。该村交通便捷,距离麻竹高速公路宝丰出口3公里,距离宝丰集镇4公里,成为乡村游的热门之选。近年来,该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湖北省第三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村”“十堰市最美生态村”。2021年,省委宣传部乡村振兴工作队进驻该村,开展帮扶工作。2022年7月,该村被列为全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样板点之一。

龙井村辖4个村民小组468户1361人,以古树为核心,全村产业自然分为两块,一块是流转给企业经营的“五福山水”现代农业示范区,一块是村民自己经营管理的2168亩高山茶园。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出售茶叶鲜叶和成品。省委宣传部驻村帮扶以来,从凝聚思想共识开始,着手推进乡村振兴。

在持续开展村民教育中凝聚思想共识。省委宣传部结合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邀请湖北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事业部在该村开办音乐党史课,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和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武装村民头脑。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合作,举办“五送”文艺汇演暨现场惠民活动,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开展“最美”系列评选活动,按照院子会充分酝酿、村民自荐、各组推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评定的程序,共评选出最美公婆、最美儿媳、最美邻居、最美读书人等52人。开展“新时代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共评出十星文明户181户,九星文明户122户,八星文明户31户,在全村形成“创十星,学先进”的浓厚氛围。

在乡村文化塑魂中培育发展动能。省委宣传部结合该村古井古树,协调湖北美术学院、武汉市文联艺术家,驻村6个月开展文化墙绘工作,在村里打造约1000米的农耕文化图谱,墙体绘画40多幅,让自然乡村充满艺术气息,让乡村记忆、乡村图景生动融合,激发村民热爱生活的激情和干事创业的豪情。协调省委宣传部出版处、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湖北省新华书店、竹山县新华书店等单位向该村捐赠5700余册、价值16.75万元的图书,协调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向该村捐赠以茶产业为主的书籍1000册,助力该村农家书屋建设。

在人居环境改善中推进共建共享。省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多方筹集资金,在该村开展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协调通信公司投资30万元,在该村新建1个移动通信基站。协调40万元帮扶资金,修缮该村因水灾受损的1.3公里入院路。抢抓“厕所革命”机遇,组织村民改造卫生厕所143户。每月定期开展“清洁家园”环境整治活动,全面推行“户集、村收、镇运”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模式。

在富民产业建设中彰显为民实效。通过招商引资,打造“五福山水”农业创意产业园项目。目前农业创意产业园基本建成,每年夏季为龙井村带来游客约3万人次。持续深耕茶叶产业,督促村民管护好茶园,标准化采摘茶叶鲜叶。组织部分村干部、茶叶种植户赴宜昌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更新观念。组织开展茶产业实用技术培训33人次,提升村民种植水平。协调省委宣传部机关工会开展消费帮扶,购买该村11.3万元农特产品。举办直播带货活动,线上帮助龙井村销售茶叶。如今,龙井村实现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尤其是观光农业、农家乐、特色民居的建成,服务业渐成朝阳产业,为村民增收奠定基础。

何家湾村:建设数字乡村 推动经济发展

溢水镇位于竹房城镇带上,距十巫高速公路溢水出口5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村内共620户2068人,耕地2032亩,茶园1850亩。2021年,省地质局乡村振兴工作队进驻溢水镇何家湾村,开展帮扶工作,结合自身特长,自主开发“美丽乡村数字图景”,实现村内人口、资源等信息一屏呈现,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为其他村提供了可复制的数字乡村建设经验。

构建三维图像展示美丽乡村。省地质局工作队进驻何家湾村后,发挥地质服务“三农”技术优势,着手推进何家湾数字乡村建设。充分利用本单位技术优势,调派专业无人机对何家湾村进行10平方公里航拍和地理信息采集,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村三维图像,自主研发“地理信息+数字乡村”系统,通过自主开发模块,全面展现何家湾村各类信息,实现全村信息数据化、可视化,让美丽乡村面貌生动呈现。

汇聚资源信息丰富美丽乡村。在三维图像构建基础上,省地质局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一起,实地采集本村资源信息,包括房屋和居住人口、土地面积和性质、林地面积和碳汇价值。把资源信息和三维图像相结合,让每个三维图景都对应实物信息,构建基础数据库。在数据库基础上,形成大数据分析结果,得出全村人口总数、劳动力情况、弱势群体信息、房屋信息、土地信息等,摸清了全村家底,为开出乡村治理良方奠定坚实基础。尤其是土壤信息的测定,弄清楚了何家湾村每个地块土壤硒含量,据此认定何家湾村部分地块茶叶为富硒茶,让农产品附加值倍增,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山林碳汇价值的计算,让村民认识到山林价值,大大增强了生态保护意识。

实时互动信息服务美丽乡村。依托“雪亮工程”“数字乡村”工程,该村设置10个摄像头,实时采集人员流动信息、地表温湿度信息,服务社会治理和智慧农业发展。同时,开办办事服务、群众呼声、信息填报等互动栏目,村民通过手机打开小程序自主上报诉求信息、申请补助,实现“不出门就能办事”的目标。在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通过小程序收集群众诉求12个,目前已经解决10个。何家湾村村民喻淑平通过小程序申请一次性务工交通补助,村党支部通过小程序获取信息,直接汇总材料上报。村民柯希运养殖2000只土鸡,面临销售难题,通过小程序表达诉求,驻村工作队得知这一情况后,实地核查,拍照制图,上传到小程序商城,省地质局职工了解情况后,纷纷在商城里购买。目前,小程序商城销售当地土特产16个品种,今年以来销售额达30.42万元。

官渡镇乡贤曾和林展示自己收藏的中原突围战役地图

官渡镇风景秀丽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帮普渡村建设便民桥

龙井村现代农业示范园

省地质局驻村工作队队员介绍何家湾村数字乡村建设情况

责任编辑: 蔡雪阳
方针政策权威发布,网上问政快速回应,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十堰发布
  •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十堰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布”“syfb0719”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