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向前 他们义无反顾——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太和医院医师群像

日期: 2022-08-19 08:44:20
来源: 十堰日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8月10日十堰城区启动区域核酸检测以来,市太和医院在保证3000多名住院病人医疗服务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先后派出医务人员4500多人次参与九轮核酸采集任务,累计采集人数203.3万余人次,完成核酸检测13.3万余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铿锵誓言。

口罩下的无声,是他们对生命相托的专注;白衣下的红心,是他们对仁爱济世的赤诚。连日来,太和医院全力配合茅箭区开展区域核酸检测;组建专班跨区增援张湾区汉江路街道阳光社区阳光栖谷小区;承担张湾区数个街道、社区的核酸采集任务;先后指导建设并进驻四个疫情防控隔离点……太和医院医师们的抗疫足迹遍布主城区,成为本轮疫情防控的主力军。“8·19”医师节来临之际,记者跟随太和医院医师们深入核酸检测最前线,看他们如何筑牢疫情防控钢铁防线、践行医师的使命与担当。

高温下的坚守,太和医师们的热血滚烫。太和医院影像中心医师何玉鹏主动请缨,负责茅箭区二堰街道竹山巷核酸采集任务。他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冒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连续奋战3天,身体出现不适仍坚守岗位。当他脱下防护服时,身上汗如雨下,他用坚守诠释了疫情防控中医者的担当。28岁的太和医院西苑院区超声影像科医生武小兰踊跃报名参与核酸采集任务,在茅箭区武当路街道铁三处社区采集核酸时,她忍着头痛坚持完成任务,刚回家便上吐下泻,但她并没有将身体不适的情况告诉任何人,经过一夜休整,第二天依然出现在工作岗位上。哪怕“白衣护甲”被高温炙烤成了“蒸笼”,太和医院医师们始终不分昼夜、不惧危险、不曾退缩,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奋战在各个核酸采样点。

疫情下的冲锋,太和医师们的步履铿锵。太和医院疼痛科青年医师周晓峰先后转战两个社区,完成核酸采集任务3次,累计核酸采样1500余人次,每次核酸采集时间都长达5个小时。在一次核酸采集工作中他感觉有些头晕,同事劝他休息一下喝点水,可他为了不浪费一套隔离服,一直坚持到任务完成,当他脱下防护服时,一口气喝光了工作人员递来的水。口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夏凌云积极参与核酸采集工作,8月12日晚在青少年宫采集点忙到深夜才回家。13日晚,当他看到自己住的小区核酸采集医务人员人手不足时,二话不说换上防护服投入工作。夏凌云以身作则、冲锋在前的工作态度激励着科室同事,20余位口腔科医生主动加入外采队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余滋中率先垂范,党员医师、高年资医师冲锋在前,8月13日晚,邹帆、朱俊、郜元坤三位副主任从晚上6点一直忙碌到晚上11点,毫无怨言。太和医院产科副主任赵琳是一位博士,多次与医生丈夫一起参与核酸采集任务。8月15日,刚下夜班的赵琳顾不上休息、吃饭,便与妇产科小分队前往茅箭区二堰街道垭子社区采集核酸,顺利完成1100多人次的采集工作,直到深夜才回家,腿麻了、脚肿了,第二天一大早她又准时出现在科室。

繁忙中的拼搏,太和医师们的专业精湛。太和医院检验部副主任彭春艳带领队伍投身核酸检测,单日(12小时内)最高检测量达20448管。彭春艳坚守一线,对检测队伍进行节点管理,高质量、高效率的检测工作赢得了大家一致好评。彭春艳经常这样告诫大家:“检测是确定这个人或者这个楼栋区域是否需要管控的唯一依据,我们就算再苦再累,手上工作也不能停,更不能有任何错误与懈怠。”本次疫情防控期间,太和医院团委书记、儿童医疗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儿科学博士席世兵所在的儿科二病区平均住院量80人左右,其中危重症患者占比超过35%,科室人员在全力保障住院患者医疗服务和安全的同时,克服人员紧张问题,积极参与核酸采集任务。席世兵身先士卒,利用休息时间参与社区核酸采集工作,累计工作时长超过10小时。有着8年工作经验的神经内科博士鲍毅连续两天白天在医院上班,晚上主动报名参加医院外采任务。从平时临床、科研工作的佼佼者,到抗疫一线的排头兵,太和医院的医师们将责任扛在肩上,将使命放在心中,逆行在抗疫最前线。

连日来,太和医院医师们奋战在全市1300余个核酸检测点,他们全员上阵接力,发扬不怕吃苦、英勇战斗的奉献精神,出色完成多轮采集任务,为全市抗疫筑起“钢铁防线”。太和医师,胜利之师,他们是健康十堰的重要基石!(记者 王雁博 通讯员 王慧)

太和医师们全力以赴完成核酸检测任务

责任编辑: 蔡雪阳
方针政策权威发布,网上问政快速回应,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十堰发布
  •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十堰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布”“syfb0719”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