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倍增的强劲引擎

——我市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建设发展扫描
日期: 2022-06-27 08:52:00
来源: 十堰日报

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后发赶超的第一推动力。近年来,我市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已成为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的主载体、经济倍增跨越发展的主引擎、建设“三中心三城市”和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主战场。

载体助推实体园区提质增效

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两年,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发展层次的园区在全市各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6月25日,记者在郧西工业新区河夹产业园看到,室内生态建材、汽配等企业紧张有序生产,室外施工人员挥汗如雨推进光伏、绿化、安防建设,处处呈现出全力以赴抓生产、鼓足干劲抢进度的火热场景。

郧西县河夹镇党委书记郑荣平介绍,河夹产业园是郧西县高标准建设的产业相对集聚、土地集约节约、配套相对完整的新型标准化示范园区,目前已有近20家企业入驻投产,园区全部建成后可入驻企业100家,年可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创税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8000个以上。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开发区和园区7个,其中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开发区,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丹江口经济开发区、房县工业园区、郧西工业园区、竹溪工业园区、竹山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

各开发区与园区聚焦扩大有效投资,竞相推进新一轮项目建设,已形成比拼赶超的发展态势。郧西猛狮科技年产30万辆哈啰电动单车项目建成投产,实现产值近5000万元;丹江口投入10亿元以上打造中国最大的水资源加工生产基地,投入16亿元以上打造中国最大的甾体激素中间体生产基地;十堰高新区华新循环经济产业园、秦巴片区产业扶贫示范园二期及三期基础设施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聚焦汽车、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电子及纺织服装产业,我市已形成多元化、差异化的产业集群25个,经济质效显著提升。

聚焦市场主体培育,千方百计促进企业突破性发展。十堰高新区2021年新注册企业206家,实现税收8.27亿元,同比增长17%;丹江口经济开发区新注册企业387家,同比增长151.3%,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43家,实现税收6.24亿元,同比增长40%。

各地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创新招商方式,产业门类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张湾区西城经济开发区引入总投资32亿元的十堰佳海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竹山县新签约项目34个,与东方希望集团公司等签订深度合作战略协议;房县纺织产业园成功引进中锦尼龙、中润锦纶、奇伟服饰等一大批项目入园,纺织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十堰经开区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中西部(十堰)汽车汽配商品交易会,现场签约企业22家,总金额237.7亿元。

据初步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市开发区承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6家、高新技术企业261家、从业人员21.98万人,分别占全市的66.33%、65.25%、54.68%。

新发展阶段,一大批开发区、园区竞相发展,已成为推动十堰经济倍增跨越发展、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强劲引擎。

推进“五链” 融合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链招商最终实现的是产业集群发展。近年来,各县(市、区)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形成聚集倍增效应,重塑竞争新优势,有力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

位于张湾区的十堰新能源零碳产业园规划面积3000亩,计划总投资380亿元。目前,一期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引进中程产研院、远景动力电池、道达尔能源等知名企业以及源源极耳、蚂蚁电子等7家电池配套企业入驻。园区全部建成后,有望吸纳超过100家电池产业链和氢能产业链企业入驻。

主导产业是各开发区与园区发展的引擎,拉长产业链是做强主导产业、促进产业升级的最佳途径。全市各开发区与园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引进等环节,高度重视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集聚、能级提升、链条延伸。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从产业结构来看,汽车产业处于开发区与园区工业主导地位,仍是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目前,全市开发区共有企业2293家,其中,东风小康、易捷特、先锋模具、泰祥实业等整车及零部件企业1147家,占全市开发区企业总数的50%。2021年,全市汽车产量51万辆左右,占全省汽车产量的25%;产值1400.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0%;全市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62.1%,占GDP的18.2%。

除传统汽车产业外,各开发区坚持以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开发地方特色资源为主攻方向,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突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和项目,着力打造特色产业聚集区。

十堰高新区形成农产品加工、建材生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4个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房县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纺织产业,2021年产值占园区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61%、16.8%;郧西智能制造和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工业园区总产值比重达到31.8%、33.7%;竹山卫浴产业已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1家,拥有专利26项,2021年实现产值10亿元、税收3000万元。

培育“专精特新” 释放产业活力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增加税收、拉动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2020年以来,竹山县抢抓疫后重振和沿海产业转移机遇,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优”,以宝丰汽配卫浴产业园为核心,创建全省承接卫浴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截至2021年底,该县累计签约卫浴企业102家,已引进入驻65家,其中投产61家,培育规模以上企业24家,形成龙头花洒、工程阀门、水暖管件、汽车配件、数控设备、厨房电器等六大类2000多种产品,年产值达10亿元、税收3800万元以上。

走进茅箭区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犹如走进景区。

该产业园总面积约2100亩,目前已引进东风康明斯、东实大洋、震科军工、帝尔工贸、坤钰集团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2021年园区实现产值90亿元,税收3.5亿元。今年将投资15亿元启动园区扩容升级工程,按照 A级景区标准,把工业园区打造成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资源要素集约利用、配套功能完备健全、发展环境优美和谐的花园式、智慧化园区。扩容升级全面完成后,可实现园区总产值260亿元,税收15亿元。

“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底蕴是科技实力。近两年,全市各开发区与园区聚焦科技创新,支持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提档升级,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各开发区与园区拥有万润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企业307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70%;拥有万联达、先锋模具、东风银轮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家,占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的82.3%;实现高新技术增加值233.62亿元,占全市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0%;发明专利授权数280件,国家级孵化器5家,省级孵化器7家,技术合同成交额32.25亿元,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 GDP比重在1.66%至5.78%之间。

一批企业与高校共建创新中心,如共同生物与湖北工业大学共建甾体药物及中间体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神力锻造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建万吨级热模锻工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等。十堰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到194.36亿元,同比增长24.35%。丹江口市全力推动“武当云谷”大数据产业园、丹江口“数字经济湾”建设,着力打造中国中部重要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十堰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建设正有力带动全市经济快车向着更高、更绿、更强目标前进,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记者 纪枫波 闵波 实习生 杨岚岚 通讯员 王珂)

竹山县宝丰卫浴产业园(记者 刘旻 摄)

责任编辑: 蔡雪阳
方针政策权威发布,网上问政快速回应,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十堰发布
  •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十堰发布”
  •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十堰发布”“syfb0719”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