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剑雄:提高工作标准 强化能力作风 努力走出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子
​9月9日,市委书记黄剑雄在郧阳区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并专题调研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强化能力作风,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发展理...[详细]
持续推动能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奋勇建功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工作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以“持续推动能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奋勇建功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主题,以“学思想、提能力、强作风、创一流”为主线,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促进干部主动谋、主动学、主动干,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为全面构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品质生活、高标准安全“四个体系”,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十堰篇章提供能力作风保障。

一、学思想,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1.学理论 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落实“思想引领、学习在先”和“第一议题”制度,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善运用 推动增强本领、提升工作

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把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的思路举措。

3.优思维 促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切实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工作提供科学思想方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勤于思考、善于创新、勇于求变,争当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先行者,调动“敢”和“干”的劲头,激发“闯”和“创”的精神。

二、提能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1.聚力提升主动谋划能力

增强工作主动性、预见性、前瞻性,提高主动识变、应变、求变能力,着眼大局大势,把准态势走势,分析优势劣势,组建高端咨询团队,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谋划长远规划、年度计划、重点项目、措施路径。

2.聚力提升系统思维能力

运用系统思维分析问题、研究工作、提出思路,主动站在发展大局、生态大局、民生大局、城市大局、干部大局中想问题作决策,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3.聚力提升创新创先能力

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最大动能,运用创新思维开辟新思路、寻找新办法、取得新进步,开动脑筋多想办法、放开手脚勇闯新路,加强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不断抢占新赛道。

4.聚力提升克难攻坚能力

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增强克难必胜的信心、直面问题的勇气、驾驭危机的智慧,积极解决改革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5.聚力提升底线思维能力

增强工作敏锐性,善于从繁杂问题中把握规律性、发现趋势性、认识必然性,保持眼睛敏锐、脑袋敏锐、行动敏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6.聚力提升勇于斗争本领

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面对矛盾问题做到心神稳、反应快、信息准、措施实,知难而进、遇难更进。系统梳理推动发展中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动态筛查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抓好整改。

三、强作风,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和市场主体

1.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加强政绩观教育,从思想深处解决好政绩观问题,及时纠正和消除思想行为偏差。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纳入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范畴,引导干部遵循科学规律办事、依据制度规范履职、脚踏实地推动发展。

2.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

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深入普通党员和基层群众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调查研究下基层

到基层单位倾听群众呼声,摸清社情民意,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

信访接待下基层

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广泛开展下访接访,化解群众信访积案,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现场办公下基层

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现场研究、现场指导、现场协调,把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

3.以共同缔造为载体深化实践活动

深入推进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落实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深化“五亮五共”,完善“户户走到、企企走到”工作机制,用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服务平台。用好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总结共同缔造经验,打造共同缔造品牌。

4.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综合成本“洼地”和营商环境“高地”。

5.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纠治解决“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借调基层干部、基层组织“滥挂牌”等问题。严格精文减会,规范督查检查,保持量的刚性约束,推动质的优化提升。优化工作考核,把干部从繁复考核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用到抓落实上。

6.巩固清廉十堰建设成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九个以”的实践要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巩固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成果,持续整治不担当不作为等突出问题,坚决纠治“四风”顽疾。

四、创一流,营造“比学拼抢”浓厚氛围

1.瞄准先进创一流

瞄准全国全省“最高、最强、最优”,确定学习标杆、赶超对象。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考察、互访交流等形式,学习工作理念、发展思路、经验做法、特色亮点等,结合实际完善工作举措,强化转化运用。对照学习标杆、赶超对象找差距,拿出补短举措,积极比学赶超,干出进位、干出胜势。

2.敢为敢拼争第一

围绕年度目标任务明确必保目标、力争目标,结合全省、全市工作排名确定必保位次、力争位次,争取全省最好排名。

3.解放思想干唯一

挖掘特色资源,发挥比较优势,结合工作基础和特色亮点,合理确定创新品牌项目。细化品牌创建方案,明确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推动品牌创建落到实处。总结提炼可学可鉴、可感可看的经验做法,推动创建全国全省立得住、叫得响的工作品牌。

一、现场拉练比武

组织县(市、区)开展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现场拉练,实地观摩学经验,现场交流找差距,量化打分促提升,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二、干部讲堂展示

举办“领导干部大讲堂”,邀请“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的县(市、区)、市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解放思想、创新实干、担当作为的先进力典型讲授先进理念,经验做法、工作成效,互学互促,固强补弱。

三、新闻媒体问政

办好“能力作风建设面对面”电视栏目,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回应群众和市场主体关切,组织县(市、区)、市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等直面问题、接受评议,推动解决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四、绩效考评排位

完善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体系,优化考核指标、细化评价标准,考准考实干部“显绩”和“潜绩”。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各项工作全年有进步、全省有进位。

五、强化关心关爱

持续选树宣传、择优提拔使用“能力作风建设标兵”“担当作为好干部”。继续开展“走乡镇、访基层、听心声”活动,落实好职级晋升、及时奖励、谈心谈话等制度。

六、推动能上能下

对政治不忠、业务不精、能力不足、履职不力和推不动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干部坚决予以调整,推动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市委能力作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市委办、市政府办、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协同推动工作开展。各地各单位党委(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坚持以上率下,认真组织实施,既抓自身、示范带动,又抓基层、督促落实。


二、加强督促指导

各地各单位要强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督促指导,形成安排部署、阶段推进、重点提醒、督导检查、年终考评工作闭环,对成效不佳的实行“挂牌督办”。


三、加强宣传引导

做好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开设专题专栏,用好新媒体平台,既宣传“敬业模范”“行业能手”等正面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又曝光“躺平”“甩锅”等反面案例、强化警示教育,引导干部持续提能力、强作风,以能力作风建设新成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