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刚刚召开的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为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确定了目标、明晰了路径。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此次会议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本报今日起开设“抓改革拼经济促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专栏,解读全会精神,展现全市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敬请关注。
市委六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后,我市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工作实际真抓实干,全力推动全会各项部署落地落实。
绿色低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是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最佳路径。丹江口市将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不断提升水质安全保障智能监管系统的实战能力,扩大小流域治理范围,深化“五无乡村”创建,推动群众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速壮大水经济,培育本地水品牌,加快燕京啤酒、华润怡宝、马迭尔冰品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泰国天丝红牛、康师傅、王老吉等项目签约落地,充分利用“堰水进京”“丹江鲌”供应链平台建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上半年,房县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入选全省第一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下一步,该县将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快完善铜、锡、锂电池和稀贵金属循环利用等相关业态,推动20万吨阴极铜、15万吨再生锡、30万吨铝型材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争2026年循环经济产值达到500亿元,远期达到千亿元规模。大力发展以合成生物为主的绿色生态产业,力争忠和酒业二期、合成生物项目9月份投产,神农生物医药产业园年底前投产,2026年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50亿元。
全会提出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竹溪县将坚持“聚内”“引外”双向发力,研究制定托幼养老、婚姻生育、住房保障、就业创业、生态移民等一揽子配套政策,探索“消库存、化债务、聚人口、降成本、惠民生”的就地城镇化新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开展消费提振和引客活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流量经济,加快推进武陵不夜城二期、东门街改造、星级酒店建设,推动平台资源服务下沉,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打造“烟火竹溪、一路有戏”的温情小县城。
“湖北旅游武当突破”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十堰的使命责任。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将修编风景名胜区规划,提速项目建设,拓展旅游市场,确保完成全年接待游客180万人的目标任务。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打造多场景、多业态、多流量的祈福产品,开发“武当武术、武当道茶、武当膳食、武当医药”等特色养生产品,与故宫联合打造“文潮武当”等系列文创产品。
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将全面完成茅塔河小流域省级试点终期评估,做好8个市级试点中期评估工作,年内形成试点扩面成果。制订官山河等11条小流域治理方案,启动治理工作。完成丹江口市三岔河等其余12条小流域现状调查,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做好全域治理准备。
全会提出,要打造绿色农产品输出地,让“养在深闺”的土特产走出大山。市农业农村局将以供应链平台建设为载体,推动农业重点产业发展。推广生态种植、绿色种养循环及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推进“五无乡镇”创建。运用链式思维发展食用菌、中药材、茶叶、水果、木本油料、黄酒、设施渔业“6+1”产业,重点推进“堰水进京”、“丹江鲌”供应链平台建设。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全会提出,要做好林业文章,向“林”发力、借“绿”生金,推动十堰从林业大市向林业强市转变。市林业局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开展植绿护水,优化林种结构,持续扩绿增美。发展壮大林业经济,突破性发展林下经济、木本油料、森林康养、林业碳汇,构建“林+药、林+菌、林+旅、林+森林康养”等林下经济发展格局,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记者 闵波)